
此次會議邀請了農業農村部等部委辦局領導,全國各地省、市、區縣主管農業農村領導、農業農村(農牧)廳長(局長)、涉農單位領導、國內外農業科研院校專家教授、涉農學會/協會機構負責人等云集一堂,共話縣域現代農業,共商未來發展。新華社現場云、新浪新聞、百度等線上媒體及中農富通小鵝通對本次會議進行了現場直播。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會議結束共221萬余人次在線觀看了本次會議。

本次會議主會場由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正河教授擔任主持人。

在主旨發言環節,農業農村部原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部長尹成杰就“新質生產力與農業現代化”發表了講話,他強調科技創新是加快形成農業新質生產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強大動力,智慧農業、設施農業、品牌農業、特色農業等是帶有趨勢性、規律性、特質性的業態和模式是現代農業向新質化發展的重要標志。為大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基調。

主題報告環節,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理事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地區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以“鄉村振興與城鄉融合”為題分享了實現鄉村振興的路徑(農業現代化、農民專業化和農村社區化),強調破除農村“封閉性”、增強農村“開放性”,必須以推動城鄉生產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為重點, 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全面實現戶籍制度一體化、土地產權一體化、社會保障一體化、交通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一體化等城鄉一體化。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姜楠圍繞“農村三產融合發展新模式與實現路徑”發表了演講,她指出構建多元化農村產業融合模式要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張天柱就“現代農業顛覆性創新技術展望”介紹了國內外現代農業顛覆性創新技術,表明智慧農業是未來農業的發展趨勢。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產品加工工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程勤陽就“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了發言,介紹了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具有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平均規模穩步增長、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產業集聚態勢明顯、加工轉化不斷提升、領軍企業不斷增長、產業鏈條不夠長、成果轉化不充分等特點,強調農產品加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

在報告發布環節,北京中農富通農業規劃設計院院長白春明發布了《城鄉融合發展模式及創新案例研究報告(2024)》,從“城鄉融合”的戰略意義、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探索與創新、“城鄉融合”的典型模式與創新案例、縣域城鄉融合發展路徑探索等方面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在特邀嘉賓對話環節,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市場研究中心研究員高穎擔任本環節的主持人。北京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謝磊、中廣聯合會短視頻短片委員會秘書長張騰之、中國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榮敏、北京新發地農產品集團常務副總裁/北京新發地企業管理公司總經理顧兆學、保定市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總經理助理劉軍成、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小凡等六位嘉賓圍繞“強化農產品品牌建設,搭建產銷對接平臺,促進鄉村振興”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下午的專題研討會同樣精彩紛呈。2024年國際設施農業科技創新研討會,揭秘了設施農業的十大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而“以縣域城鄉融合發展引領鄉村全面振興”專題研討會,則聚焦城鄉融合發展,探討鄉村全面振興的新路徑。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縣域現代農業發展供需對接展示交流等活動,為參會者搭建了交流合作和資源對接的平臺。


本次會議由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政府、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指導,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人民政府、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縣域經濟研究中心主辦,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北京中農富通農業規劃設計院、北京中農富興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農天陸微納米氣泡水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農富延園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富通大潮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并得到了北京市通州區農業農村局、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鄉村規劃與設計工程專業委員會等多家單位的支持。媒體支持單位有農民日報、新華網、中國縣域經濟報等。
據悉,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已成功舉辦十三屆,是全國性質的、專門就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共性的、迫切性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與研究的行業活動。本次會議的召開,不僅為參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更為推動我國縣域農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至此,第十四屆中國縣域現代農業發展高層會議圓滿落幕。我們期待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縣域農業能夠在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產業振興和城鄉融合等方面取得更加顯著的成就!我們也真誠希望與各界開展合作交流,共同推動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強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