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農富通農業規劃設計院作為鄉村旅游服務供應商受邀參加了此次活動,都市農業規劃設計所李偉平所長代表中農富通詳細闡述了中農富通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經典案例和服務產品,受到與會觀眾的廣泛關注。
2025年9月24日上午,偏關縣與中國農業大學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共建中國農業大學偏關縣科技小院座談會在中國農業大學中農富通教授工作站成功舉行。此次座談會以“’智匯偏關?科創興農’——共建中國農業大學偏關縣科技小院”為主題,旨在貫徹落實忻州市人才工作調度會精神,深化校地企合作,加速科技小院建設,為偏關縣“三綠”發展戰略與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強勁智力支撐。
曾經制約產業升級的山地阻隔與氣候復雜性,如今正被科技力量逐一破解:分布式傳感器守護著每一寸坡地的生態平衡,數字鏈條貫通從種植到流通的全場景,生態復合模式讓綠水青山生長出富民碩果。當 5G 信號穿越山谷,當良種培育適配高海拔土壤,當綠色理念融入生產肌理,“云花”“云咖”“云茶” 等金字招牌愈發閃亮。云南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的崛起,正是一場科技賦能與生態筑基的深度交響,在保護與發展的平衡中,書寫著鄉村振興的鮮活答卷。
9月23日上午,神池縣領導一行赴中國農業大學參加“人到山西好風光”人才宣介北京專場活動,圍繞省市中試基地果蔬新品種試驗種植項目推進進行座談交流。
8月的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冷涼果蔬鋪滿田疇,智能溫室鱗次櫛比,田間地頭的豐收喜悅與超市貨架的價值躍升交相輝映。在這里,“冷涼稟賦+設施農業”化作鑰匙,正解鎖冷涼產業振興密碼。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縣域富民產業,強調“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緊緊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實現產業興旺,把產業發展落到促進農民增收上來”,“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縣域富民產業”。
產業興則鄉村興。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農村三產融合是發展農業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的重要措施,是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繁榮、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
為精準破解通州區南瓜產業發展中的技術瓶頸與市場難題,賦能鄉村產業振興,6月25日,北京市科協、通州區科協農業農村專委會聯合通州區鄉村振興工作站主體單位——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共同組織區內涉農企業代表,走進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所通州區南瓜新品種展示基地,開展了一場聚焦前沿科技與產業需求的實地觀摩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