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務部圍繞暢通國內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加快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促進農產品消費和農民收入雙提升。主要開展加快健全農產品供應鏈、推動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打造農產品產銷對接平臺三個方面的工作。
2025 年 6 月 24 日,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簡稱 "中農富通")與江陰市德惠熱收縮包裝材料有限公司(簡稱 "德惠包材")在北京國際都市農業科技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依托各自在農業科技服務與保鮮包裝材料領域的優勢,圍繞農產品保鮮包裝材料的研發、推廣及銷售開展深度合作,共同構建更具競爭力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助力農產品減損增效與品牌價值提升。
5月26日從商務部獲悉,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專項行動計劃》。
數字農業大力推廣產地倉模式,建設和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變革農產品供應鏈,實現產銷精準對接,利益緊密互聯,對建立長期穩定的新型“研、產、供、銷、融”政農商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商務部等9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行動計劃將如何影響批發零售、田頭餐桌、商貿流通?商務部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在12月3日舉行的專題發布會上介紹有關情況。
生鮮農產品物流一頭連著消費者,一頭連著農民。只有實現生鮮物流行業的良性競爭、有序發展,農產品才能更快、更順利地從“田頭”送達“餐桌”,農民才能從中更多獲益,而消費者或許也不必再為是否要支付保鮮服務費而糾結。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市建立以縣為中心、鎮為節點、村為末端的縣鄉村三級農村流通體系,助力城鄉市場銜接更緊密、商品和資源要素流動更順暢,促進農民增收、消費提質,探索走出一條城鄉優勢互補、雙向賦能的發展路徑。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補短板、塑網絡、強鏈條”工作思路,聚焦鮮活農產品主產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強化支持政策銜接,完善設施節點布局,推動冷鏈物流服務網絡向鄉村下沉,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