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
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由中農富通規劃、建設、技術支持,總軸線面積74688 ㎡ ,包括8個主題場館,1個育苗溫室,1個高效栽培溫室,場館主題緊緊圍繞山東省的主導產業,貫穿生態、綠色理念,以食用菌、養殖、農耕、蔬菜、花卉等當地農業資源為主題進行場館設計,融入當地伊尹文化、養生文化、農耕文化、燕塔文化、運河文化、謎社文化、回族文化、紅色文化,結合農業科技、景觀打造屬于莘縣品牌的創意農業。
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由中農富通規劃、建設、技術支持,總軸線面積74688 ㎡ ,包括8個主題場館,1個育苗溫室,1個高效栽培溫室,場館主題緊緊圍繞山東省的主導產業,貫穿生態、綠色理念,以食用菌、養殖、農耕、蔬菜、花卉等當地農業資源為主題進行場館設計,融入當地伊尹文化、養生文化、農耕文化、燕塔文化、運河文化、謎社文化、回族文化、紅色文化,結合農業科技、景觀打造屬于莘縣品牌的創意農業。

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是國家AAA級景區、山東省勞動實踐基地、聊城市中小學生研學基地,是北方聯棟溫室面積最大、展示內容最齊全的農業嘉年華項目,在這里了解現代農業科技知識,探尋蔬菜奇觀,認識各種蔬果、植物、花卉,體驗農業前沿科技,體驗農耕文化。

創新亮點
1、一二三產融合發展
莘縣的農業產業、畜牧產業、服務產業、人文產業等相對比較發達,但缺少融合、引爆點。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融合了一、二、三產業,將“農業、文旅、地產”相結合,集莘縣、聊城、山東特色主導產業為一體,以點帶面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此外,嘉年華涵蓋多個領域,針對不同人群設置不同的創新農業項目,深度挖掘、融合創新,引領山東省農業發展方向,優化產業結構。

2、新技術新品種應用
莘縣中原現代農業嘉年華以科技為中心,引入新品種、新技術,給游客以全新的體驗與學習。通過新技術種植模式引領當地農業的發展,從而帶動產業的發展。
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各個場館內有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二氧化碳傳感器、光照傳感器、網絡攝像頭等,最終收集的數據匯總到網絡云平臺,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場館的整體植物長勢情況、病蟲害的預防,提高生產。

水培技術的應用:是指大部分根系生長在營養液液層中,只通過營養液為其提供水分、養分、氧氣的有別于傳統土壤栽培形式下進行栽培的蔬菜。水培生長周期短,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魚菜共生技術的應用: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復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蔬菜生產這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生態設計,達到科學的協同共生,從而實現養魚不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正常成長的生態共生效應。讓動物、植物、微生物三者之間達到一種和諧的生態平衡關系,是未來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更是有效解決農業生態危機的最有效方法。

智能灌溉技術的應用:依托無線傳感器網絡采集灌區作物需水信息,匯聚到網關節點發送給主控中心,中心主機根據信息確定灌溉狀態并計算灌水量,控制灌溉設備工作實現智能灌溉,滿足了規模化灌溉的需求。

工廠化育苗技術的應用:是以先進的育苗設施和設備裝備種苗生產車間,將現代生物技術、環境調控技術、施肥灌溉技術、信息管理技術貫穿種苗生產過程,以現代化、企業化的模式組織種苗生產和經營,從而實現種苗的規模化生產。

高密度水產養殖:是在人工控制的水體中,進行集約化高密度的強化養殖,它具有周期短、生長快、產量高、效益高、商品率高等優點。

來源:莘縣中原農業嘉年華公眾號、莘縣政務等,僅供學習使用。圖片來自中農富通,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