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郭玉海
郭老師是肉蓯蓉的研究和種植專家,在全國進行肉蓯蓉的生產和推廣,目前肉蓯蓉的生產主要在我國的新疆和田和內蒙古阿拉善,現在河北和北京也有生產,所以想請郭老師給我們介紹一下目前我國肉蓯蓉的產業發展情況如何?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肉蓯蓉,肉蓯蓉是一種寄生的植物,它要寄生在梭梭或者檉柳上,屬于瀕危植物,野生的肉蓯蓉已經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不能再買賣。由于它是寄生植物,本身生長困難,且在80年代以前,人們用的多,植物長出的少,所以造就了瀕危的局面。
肉蓯蓉既可做成食品,也可成藥,是藥食同源的典型,所以肉蓯蓉產業的發展還是很有潛力的,目前的評估可能會形成500億產業,但由于肉蓯蓉資源瀕危,無法直接形成產業,所以我們就開始了肉蓯蓉的栽培研究并形成了一套栽培技術,由原來的瀕危資源,已經實現了可以生產和食用的資源。肉蓯蓉產業發展目前雖然解決了資源問題,但生產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肉蓯蓉,肉蓯蓉是一種寄生的植物,它要寄生在梭梭或者檉柳上,屬于瀕危植物,野生的肉蓯蓉已經納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不能再買賣。由于它是寄生植物,本身生長困難,且在80年代以前,人們用的多,植物長出的少,所以造就了瀕危的局面。
肉蓯蓉既可做成食品,也可成藥,是藥食同源的典型,所以肉蓯蓉產業的發展還是很有潛力的,目前的評估可能會形成500億產業,但由于肉蓯蓉資源瀕危,無法直接形成產業,所以我們就開始了肉蓯蓉的栽培研究并形成了一套栽培技術,由原來的瀕危資源,已經實現了可以生產和食用的資源。肉蓯蓉產業發展目前雖然解決了資源問題,但生產技術還不是很成熟。
請您介紹一下肉蓯蓉高產穩產的栽培技術有哪些?
首先就是種子技術,自然生長的肉蓯蓉種子的發芽率很低,1萬顆種子可能只長出2顆肉蓯蓉。后來我們建立了組織田,由于肉蓯蓉是無限生長,所以打頂后,保留中間生長較好的部分,實現種子優質生產技術。
另外就是種子萌發技術,通過病理處理實現種子一次萌發,比如在梭梭、檉柳等根部會成瘤,將種子撒在這些根上就能發芽。
還有就是機械化,因為肉蓯蓉一般在地下40-80公分深處,深溝播種,原來是人工挖溝,改用機械后,將大大節省勞動力。目前關于肉蓯蓉生產的機械化技術才剛剛開始研究。
再有就是配方施肥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新疆地區比較干旱,后來我們在地下5里面埋滴灌帶,往下滲水澆灌,可以減少蒸發。節水和水肥一體化結合,由原來畝產幾十斤,已經增產至畝產350公斤,高產試驗田最高能達到畝產兩2000-3000斤,產量翻了五倍。
目前主要是能夠解決土壤干旱、促進種子萌發的旱作有機農業技術和提高產量的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通過這些技術提高肉蓯蓉的品質和產量,實現農民增收。在新疆和田的玉田縣,一畝地產量達800斤,按照8元/斤收購價,100畝地一年的毛收入64萬元,去掉一半的生產成本,一個家庭一年的盈利也能達到富裕水平了。
首先就是種子技術,自然生長的肉蓯蓉種子的發芽率很低,1萬顆種子可能只長出2顆肉蓯蓉。后來我們建立了組織田,由于肉蓯蓉是無限生長,所以打頂后,保留中間生長較好的部分,實現種子優質生產技術。
另外就是種子萌發技術,通過病理處理實現種子一次萌發,比如在梭梭、檉柳等根部會成瘤,將種子撒在這些根上就能發芽。
還有就是機械化,因為肉蓯蓉一般在地下40-80公分深處,深溝播種,原來是人工挖溝,改用機械后,將大大節省勞動力。目前關于肉蓯蓉生產的機械化技術才剛剛開始研究。
再有就是配方施肥和水肥一體化技術。新疆地區比較干旱,后來我們在地下5里面埋滴灌帶,往下滲水澆灌,可以減少蒸發。節水和水肥一體化結合,由原來畝產幾十斤,已經增產至畝產350公斤,高產試驗田最高能達到畝產兩2000-3000斤,產量翻了五倍。
目前主要是能夠解決土壤干旱、促進種子萌發的旱作有機農業技術和提高產量的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通過這些技術提高肉蓯蓉的品質和產量,實現農民增收。在新疆和田的玉田縣,一畝地產量達800斤,按照8元/斤收購價,100畝地一年的毛收入64萬元,去掉一半的生產成本,一個家庭一年的盈利也能達到富裕水平了。

通過提高肉蓯蓉的生產技術,實現了產量提高之后,如何進一步提高它的附加值呢?目前有哪些肉蓯蓉的加工產品?
肉蓯蓉項目一直在受到國家項目的支持,包括科技支撐計劃,科技惠民計劃,到現在十四五的大品種計劃叫專送專線,中藥大品種計劃等,目前肉蓯蓉的加工產品達60多種。
肉蓯蓉主要應用的方向,第一是藥品類。北京大學涂鴻飛教授團隊根于主要成分松果菊苷研發的松果菊苷片,屬于國家一類新藥。
第二類是保健品類,比如說抗疲勞的,治療老年便秘等,目前保健品類按照28種功能,大品種計劃已經研究出60多個,健字號的20多個。
還有一類是食品類,肉蓯蓉可以作為調料,燉肉、煲湯、做藥膳,也可鮮食,還可以入藥酒保健品。
來源:根據郭玉海采訪發言整理,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肉蓯蓉項目一直在受到國家項目的支持,包括科技支撐計劃,科技惠民計劃,到現在十四五的大品種計劃叫專送專線,中藥大品種計劃等,目前肉蓯蓉的加工產品達60多種。
肉蓯蓉主要應用的方向,第一是藥品類。北京大學涂鴻飛教授團隊根于主要成分松果菊苷研發的松果菊苷片,屬于國家一類新藥。
第二類是保健品類,比如說抗疲勞的,治療老年便秘等,目前保健品類按照28種功能,大品種計劃已經研究出60多個,健字號的20多個。
還有一類是食品類,肉蓯蓉可以作為調料,燉肉、煲湯、做藥膳,也可鮮食,還可以入藥酒保健品。
來源:根據郭玉海采訪發言整理,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