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農富通經復審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政策是一項引導政策,證明企業在本領域中具有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高端技術開發能力,有利于企業開拓國內外市場,中農富通經復審再次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目前集團旗下共有10家高新技術企業。

(2)中農富通經綜合評審被評為北京市知識產權優勢單位
中農富通重視自主創新,通過科技創新平臺和培養創新人才,中農富通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在魚菜共生技術、設施蔬菜智能裝備生產系統、現代溫室技術、高效種植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發成果,并申請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多個產品被認定為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中農富通經綜合評審被評為北京市知識產權優勢單位。
中農富通重視自主創新,通過科技創新平臺和培養創新人才,中農富通在現代農業科技創新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在魚菜共生技術、設施蔬菜智能裝備生產系統、現代溫室技術、高效種植技術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發成果,并申請了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多個產品被認定為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中農富通經綜合評審被評為北京市知識產權優勢單位。

(3)創新方法應用再創佳績
中農富通應用創新方法,經過創新方法培訓的科技人員,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項目問題、在工作中積極創新,近三年解決技術問題20余項、申請專利100余項;并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公司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23年中農富通委派6個創新小組參加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北京賽區決賽,6個項目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并獲得優秀組織獎1項。一等獎項目經過二次角逐代表北京賽區參加全國總決賽,榮獲二等獎。
中農富通應用創新方法,經過創新方法培訓的科技人員,通過創新方法解決項目問題、在工作中積極創新,近三年解決技術問題20余項、申請專利100余項;并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助力公司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2023年中農富通委派6個創新小組參加中國創新方法大賽北京賽區決賽,6個項目全部獲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并獲得優秀組織獎1項。一等獎項目經過二次角逐代表北京賽區參加全國總決賽,榮獲二等獎。

(4)注重人才培養,獲得多項榮譽資質
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中農富通設置了職工創新工作室,具有專門的科研平臺,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創新人才培養制度,經評審榮獲北京市通州區“職工創新工作室”,工作室負責人陳小文副總經理榮獲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通州工匠”稱號。
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積極開展創新方法培訓,培養10名二級創新工程師,并在科技創新工作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其中9名高級職稱人員入選北京市產業特派員,為“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提供專項技術支持;高級農藝師陳燕紅和薛曉莉入選北京市通州區科技創新人才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技術創新研究院副總工蘇彥賓博士和副總經理毛世強獲得高級農藝師職稱。
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方面,中農富通設置了職工創新工作室,具有專門的科研平臺,并制定了較為完善的創新人才培養制度,經評審榮獲北京市通州區“職工創新工作室”,工作室負責人陳小文副總經理榮獲北京市通州區第二屆“通州工匠”稱號。
創新人才培養方面,積極開展創新方法培訓,培養10名二級創新工程師,并在科技創新工作方面發揮了帶頭作用,其中9名高級職稱人員入選北京市產業特派員,為“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提供專項技術支持;高級農藝師陳燕紅和薛曉莉入選北京市通州區科技創新人才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技術創新研究院副總工蘇彥賓博士和副總經理毛世強獲得高級農藝師職稱。

創新是中農富通快速發展、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源動力。實踐表明,中農富通在農業領域應用創新方法解決相關難題及培養人才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中農富通在農業科技創新方面榮獲多項榮譽資質,將進一步促使中農富通在科技創新路上持續發力,帶動產業升級,助力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