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富通”)聯合中國農業大學舉辦博士后出站答辯會。由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中國農業大學及中農富通技術高級工程師組成的5人答辯委員會,對博士后王鑫梅在站期間的研究工作進行評審。經現場匯報、專家質詢與綜合評議,王鑫梅的研究成果獲一致認可,順利通過出站答辯。

一、聚焦產業痛點,科研成果精準破解設施農業發展難題
答辯中,王鑫梅以《Venlo型玻璃溫室黃瓜生長模型構建及環境調控多維度研究》為題,系統匯報了在站三年多的研究工作。針對當前設施農業領域模型特性與生產需求適配性不足、作物模型區域適用性有限、溫室環境模擬精準度欠缺等行業痛點,她通過構建適用于我國Venlo型玻璃溫室的黃瓜生育期模擬體系、株高動態模擬模型、干物質積累與分配模擬方法,并實現三維溫度場可視化模擬,為特定黃瓜品種的生產規劃與環境調控提供精準指導,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工程的韌性與可持續性,為國家食物安全戰略提供技術支撐。

二、專家高度認可:研究兼具科學性、實用性與創新性
答辯主席張德純研究員指出,該研究“緊扣農業生產實際需求,通過空間插值法實現短期低溫溫室溫度場可視化模擬,為快速環境調控提供關鍵支撐,對提升設施農業抗逆能力與生產穩定性、降低低溫災害損失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農業大學趙淑梅教授評價稱,“適用于本土化的黃瓜生長模型與Venlo型玻璃溫室溫度場模擬研究,并非單純技術探索,而是直擊我國設施黃瓜產業‘生產效率提升、資源成本優化、產業自主可控’三大核心痛點的關鍵突破,為產業升級提供多維解決方案”。
經答辯委員會專家投票,一致認定王鑫梅已完成在站研究任務,成果達到國內同類研究先進水平,同意出站。

中農富通:深化產學研協同,打造農業人才“蓄水池”
中農富通技術創新研究院院長亓德明表示,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圍繞“糧食安全、綠色農業、鄉村振興”三大方向設立博士后研究課題;同時完善“出站留任+項目合作”等人才留存機制,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扎根農業、服務產業。

作為中農富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首位出站的博士后,王鑫梅的研究不僅為企業帶來前沿創新成果,更探索出“產業出題、高校解題、人才答題、成果落地”的產學研協同創新路徑。據悉,王鑫梅出站后將繼續與中農富通開展合作,牽頭推進智能溫室模塊化、省力化、自動化裝備研發,加速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